↩️轉總目錄
神明·鬼怪·教派
【閻君】(Giâm-kun) 閻羅、閻羅王。地獄中的鬼王,在佛經中是地獄的審判者,掌管人間的生死、壽命,及獎善罰惡諸事。例:十殿閻君 tsa̍p tiān Giâm-kun。
【閻羅王】(Giâm-lô-ông) 地獄中的鬼王。在佛經中是地獄的審判者,掌管人間的生死、壽命,及獎善罰惡諸事。
【閻王】(Giâm-ông)
【玉皇大帝】(Gio̍k-hông-tāi-tè) 天公、天公伯。道教中掌管天、地、人三界的最高階神明,或是稱作元始天尊、原始天尊。
【月下老人】(gua̍t-hā-nóo-jîn/gua̍t-hā-nóo-lîn) 指主管男女婚姻的神,也有人用以稱呼媒人。
【海龍王】(Hái-lîng-ông) 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龍宮的主宰者。
【鳳】(hōng) 傳說中的百鳥之王,為象徵祥瑞的鳥。例:龍鳳 liông-hōng。
【鳳凰】(hōng-hông) 傳說中的百鳥之王,雄的稱為「鳳」,雌的稱為「凰」,為象徵祥瑞的鳥。
【虎姑婆】(Hóo-koo-pô) 臺灣民間故事人物。是山上的老虎精,會化身為老太婆,在夜裡拐騙小孩並吞食裹腹,常被用來哄騙小孩趕快入睡。例:較緊睏!無,虎姑婆欲來矣。Khah kín khùn! Bô, Hóo-koo-pô beh lâi–ah. (趕快睡!不然虎姑婆要來了。)
【化身】(huà-sin) 佛、菩薩為教化眾生而顯現的面目形態。
【回教】(Huê-kàu/Hê-kàu)
【佛】(Hu̍t) 1.世界五大宗教之一。為釋迦牟尼佛所創,主張人必須擺脫貪、嗔、痴等慾念,才能成就圓滿智慧、獲得解脫。例:佛教 Hu̍t-kàu。2.泛指佛教、道教的神祇。例:拜佛念經 pài Hu̍t liām king。
【佛教】(Hu̍t-kàu)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,由釋迦牟尼佛所創,認為人會善惡輪迴,教導人要有慈悲心,息滅貪、瞋、痴才能自輪迴中得到解脫。信徒分布在世界各地,以東亞和東南亞最多,對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。
【佛像】(hu̍t-siōng) 泛指佛、菩薩、羅漢、明王等的造像。造像的方式包括雕塑、鎔鑄、繪畫、刺繡等。
【妖】(iau) 傳說中奇怪反常而能害人的怪物,多具有法術,能作各種變化。例:妖魔鬼怪 iau-môo-kuí-kuài。
【妖孽】(iau-gia̍t) 1.凶惡、怪異的事物或預兆。2.指妖怪。3.專門用來責罵壞事作盡的人。
【妖怪】(iau-kuài) 兇惡害人的精怪。
【妖精】(iau-tsiann) 1.妖怪。傳說物體或生物會修煉成精靈,興妖作怪。2.譏罵打扮妖豔、動作招搖,善於勾引、挑逗男人的女人。
【應公仔】(ìng-kong-á) 在墓場的某處發現的無主骨灰,供起來參拜的對象。
【有應公】(Iú-ìng-kong) 無主孤魂。也就是孤魂野鬼,大多為凶死而不知其籍貫姓名或沒有後嗣的枯骨。常就地掩埋並建小祠供人祭拜。
【如來佛祖】(Jû-lâi-pu̍t-tsóo/Lû-lâi-pu̍t-tsóo) 釋迦牟尼。佛教的創教祖師。
【如來】(Jû-lâi/Lû-lâi)
【蛟龍】(kau-liông) 傳說中的水怪,外型似龍,能引起洪水。例:蛟龍泅魚池 kau-liông siû hî-tî(喻有大志者暫時蟄伏,總有出頭的一天)。
【猴齊天】(Kâu Tsê-thian) 1.指西遊記裡頭的孫悟空。例:仙拚仙,害死猴齊天。Sian piànn sian, hāi-sí Kâu Tsê-thian. (比喻兩方拚鬥,禍延無辜的第三者。) 2.稱呼好動、喜歡惡作劇的人。
【基督】(Ki-tok) 基督教徒對耶穌的尊稱,意為救世主。
【基督教】(Ki-tok-kàu) 世界五大宗教之一。西元一世紀時,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立。初期流行於亞細亞西部,現在遍及世界。十一世紀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,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又從天主教分裂出許多新教派,基督教則屬於新教。
【麒麟】(kî-lîn) 一種傳說中的神獸。形似鹿,頭上有角,牛尾,馬蹄。背上有五彩毛紋,腹部有黃色毛,雄者稱為「麟」,雌者稱為「麒」,統稱為「麒麟」。性情溫和,不傷人畜,不踐踏花草,被稱為「仁獸」。
【金身】(kim-sin) 使用金箔做為裝飾而打造成的佛像。
【龜精】(ku-tsiann) 1.烏龜幻化成的精怪。2.老賊。狡猾、老謀深算的人。3.形容人長壽,具有貶損的意思。4.男妓、午夜牛郎。5.穿奇裝異服的人。
【怪物】(kuài-bu̍t)
【觀音】(Kuan-im) 觀世音菩薩。西方三聖之一。
【關帝爺】(Kuan-tè-iâ) 關帝、關聖帝君。關羽,字雲長,本字長生。為三國時蜀漢大將,輔佐劉備成大業,曾大破曹軍,威震一時。因其為人忠直仁義,廣受民間崇祀,後人遂尊稱為「關公」。
【老大公】(lāu-tuā-kong) 孤魂野鬼。例:佇基隆有一間服侍老大公的廟。Tī ke-lâng ū tsi̍t king ho̍k-sāi lāu-tuā-kong ê biō. (在基隆有一間祭拜孤魂野鬼的廟。)
【呂洞賓】(Lī Tōng-pin/Lū Tōng-pin) 人名。生卒年不詳,本名巖,字洞賓,自號純陽子。唐京兆府人。相傳修道成仙,為八仙之一。人稱「呂祖」、「呂仙祖」或「呂純陽」。
【龍】(liông) 釋義參見【龍】lîng 條。例:龍鳳 liông-hōng。
【女神】(lú-sîn/ lí-sîn)
【雷公】(luî-kong) 傳說中掌管雷的神,後用來指雷。
【媽祖】(Má-tsóo) 天上聖母、媽祖婆。傳說中為航行的船隻,導引方向的女神。
【門神】(mn̂g-sîn) 門的守護神。畫或貼在門板上的神像。
【魔鬼】(môo-kuí) 迷惑人、陷害人的妖魔鬼怪。
【摩西】(Môo-se)
【魔神仔】(môo-sîn-á) 鬼魅、幽靈鬼怪。例:聽講深山林內有足濟魔神仔。Thiann-kóng tshim-suann-nâ-lāi ū tsiok tsē môo-sîn-á. (聽說深山裡有很多幽靈鬼怪。)
【林投姊仔】(Nâ-tâu-tsí–á) 林投姊。臺灣民間故事,描述一位女子被丈夫拋棄後,在林投樹上上吊自殺,變成冤魂報仇的故事。
【惡魔】(ok-môo)
【阿彌陀佛】(Oo-mí-tôo-hu̍t) 佛教經典中所記載的佛。音譯自梵語。他原是世自在王如來時的法藏比丘,發願成就一個盡善盡美的佛國,並要以最善巧的方法來度化眾生,後來成佛,創造西方極樂世界。
【八家將】(pat-ka-tsiòng) 陰司的鬼役。為迎神賽會陣頭之一。
【八仙】(pat-sian) 神話傳說中的八位仙人,漢鍾離、張果老、韓湘子、鐵拐李、曹國舅、呂洞賓、藍采和、何仙姑八人。例:八仙綵 pat-sian-tshái(繡有八仙的紅彩,在喜慶時掛在門楣上)。
【盤古】(Phuân-kóo) 中國神話傳說中開天闢地的人。例:盤古開天 Phuân-kóo khai thian。
【保生大帝】(Pó-sing-tāi-tè) 為傳統民間信仰的神明,又稱為大道公、吳真人。俗名為吳夲,北宋太宗年間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人,以醫藥為業,得道後又以除瘟疫為聖行,中醫藥業常供奉為行業神。也是臺灣同安籍人士信奉的鄉土保護神。在臺灣以臺北大龍峒保安宮、蘆洲保和宮和臺南學甲慈濟宮最為著名之主祀廟宇。
【婆姐】(Pô-tsiá) 小孩的守護神。註生娘娘手下的副神,專司小孩的生、養、育等事。在臺灣婆姐共有十二位,各有其姓且各司其職,在廟宇中分列於註生娘娘兩側,手中都抱著一個嬰兒。又稱為「姐母」(Tsiá-bó)。
【佛】(Pu̍t) 1.釋義參見【佛】hu̍t 條。例:佛教 Pu̍t-kàu。2.佛像。例:一身佛 tsi̍t-sian-pu̍t(一尊佛像)、佛仔 pu̍t-á(佛像)。
【佛仔】(pu̍t-á) 佛像、神像的統稱。例:祀佛仔 tshāi pu̍t-á(安置佛像)。
【佛祖】(Pu̍t-tsóo) 成佛作祖者,通常指的是釋迦牟尼佛。
【三界公】(Sam-kài-kong) 三官大帝、三界爺。道教中地位僅次於玉皇大帝的天、地、水三官,分別掌管賜福、赦罪、解厄。
【三教】(sam-kàu) 佛、儒、道三教的合稱。例:三教九流 sam-kàu-kiú-liû。
【三山國王】(Sam-san-kok-ông) 廣東省潮州的明山、獨山及中山三座山的山神總稱。後來人民遷徙臺灣,在臺灣各地都有祭祀的廟宇,香火鼎盛,是客家族群和潮州人的守護神。
【三太子】(Sam-thài-tsú) 即李哪吒,是封神榜中的人物之一。民間信仰中又稱為「三太子爺」、「中壇元帥」等,道教將其奉為五營神兵神將的統帥之一,道士施法時皆會請哪吒相助。
【仙】(sian) 1.經修練後長生不老、超脫塵俗的人。例:求仙 kiû sian、八仙過海 pat-sian kuè-hái。2.對某些特定身份者的稱呼,表示尊敬。例:相命仙 siòng-miā sian(算命先生)。先3.對從事某種技藝、具有某些嗜好者的稱呼,有諷刺意味。例:王祿仔仙 ông-lo̍k-á sian(走江湖賣藝為生的人)、酒仙 tsiú-sian(嗜酒的人)。先4.無論怎樣都不……。例:仙講都毋聽。Sian kóng to m̄ thiann. (怎麼說都不肯聽。)
【仙人】(sian-jîn/sian-lîn) 長生不老且具有法術神通的人。例:仙人拍鼓有時錯,跤步踏差啥人無?Sian-jîn phah kóo ū sî tshò, kha-pōo ta̍h-tsha siánn-lâng bô? (仙人打鼓也會有差錯,何況凡人?比喻誰能無過。)
【仙女】(sian-lí/sian-lú) 1.女性的仙人。2.指極美麗的女子。例:伊媠甲若仙女。I suí kah ná sian-lí. (她美得像仙女。)
【聖】(siànn) 1.指神明很靈驗。例:媽祖婆真聖。Má-tsóo-pô tsin siànn. (媽祖娘娘很靈驗。) 靈聖、靈驗2.形容一個人料事如神,說話多應驗。例:伊的喙真聖,見講見對。I ê tshuì tsin siànn, kiàn kóng kiàn tuì. (他這個人的嘴很靈,每說必中。)
【神】(sîn) 1.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者。例:神明 sîn-bîng。2.指人的精神狀態。在閩南口語的使用習慣中,常將「神」字加在名詞或形容詞後面,具有「神情、神態」的意思。例:戇神 gōng-sîn(發呆的樣子)、巧神 khiáu-sîn(聰明幹練的樣子)。3.難以解釋的。例:神祕 sîn-pì、神奇 sîn-kî。。4.精力。例:費神 huì-sîn(耗費精力)。5.發呆、恍惚。例:聽甲神去 thiann kah sîn–khì(聽到發呆)、規日神神 kui-ji̍t sîn-sîn(整日發呆)。
【神明】(sîn-bîng) 1.對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的統稱。2.神像的通稱。例:服侍神明 ho̍k-sāi sîn-bîng(奉侍神祇)。
【聖母】(sìng-bó) 1.民間信仰的女神。例:天上聖母 Thian-siōng Sìng-bó(即媽祖)。2.天主教或基督教徒尊稱耶穌的母親瑪利亞為「聖母」。3.皇帝生母的尊稱。
【嫦娥】(Siông-ngôo) 1.姮娥。古美女名,相傳為古帝王后羿的妻子,因偷吃靈藥成為仙女而飛升月宮。2.借指婀娜美貌的女子。
【上帝】(Siōng-tè) 傳說中創造萬物的神祇。
【上帝公】(Siōng-tè-kong) 玄天上帝、北極玄天上帝。又稱玄武文帝,腳踏龜蛇,右手執劍,左手印訣,民間俗傳玄天上帝生前以殺豬、販賣豬肉維生,後來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【上天】(siōng-thian) 上蒼。對具有無窮力量的天或是天上神明的總稱。例:請上天保庇咱臺灣會當安定佮富裕。Tshiánn siōng-thian pó-pì lán Tâi-uân ē-tàng an-tīng kah hù-jū. (請上蒼保佑我們臺灣能夠安定和富裕。)
【煞神】(suah-sîn) 凶神。會招來不幸的凶惡神靈。例:古早有人認為破病是因為犯著煞神。Kóo-tsá ū-lâng jīn-uî phuà-pēnn sī in-uī huān-tio̍h suah-sîn. (古時候有人認為生病是因為沖犯了凶神。)
【順風耳】(Sūn-hong-ní) 1.傳說中的天神。相傳為媽祖所收伏的妖怪,後為媽祖座前的兩大神將之一,具有耳通的神力。2.用來比喻耳朵靈敏、消息靈通的人。
【大道公】(Tāi-tō-kong) 見【保生大帝】Pó-sing-tāi-tè 條。
【地基主】(Tē-ki-tsú/Tuē-ki-tsú) 地祇。指最早期原先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原地主,原地主過世後的靈體則被稱為地基主。是臺灣民間經常祭拜的神明。
【胎神】(thai-sîn) 胎兒的元神。傳說孕婦懷孕時,胎兒的元神即存在,凡是屋內的東西都可能有胎神,而且隨著月齡不同,胎神的位置也會改變,所以孕婦不能隨便移動家中的任何物品,或修理任何東西。這是對孕婦的保護機制,以免孕婦過於勞累,以保護孕婦及胎兒的健康。
【天公】(thinn-kong) 天老爺、老天爺。例:天公疼戇人。Thinn-kong thiànn gōng-lâng. (老天爺疼愛老實人。)
【天公祖】(Thinn-kong-tsóo) 老天爺。例:一个某較好三个天公祖。Tsi̍t ê bóo khah hó sann ê Thinn-kong-tsóo. (一個好老婆勝過三個老天爺保佑。比喻太太至上之意。)
【天使】(thinn-sài)
【土地公】(Thóo-tī-kong) 民間信仰中守護地方的神,又叫做「福德正神」。例:生理人初二、十六攏有拜土地公。Sing-lí-lâng tshe-jī, tsa̍p-la̍k lóng ū pài Thóo-tī-kong. (生意人初二、十六都拜土地公。)
【道教】(Tō-kàu) 崇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。相傳創於東漢張陵的「天師道」,以符咒為人治病。
【財神】(tsâi-sîn) 民間傳中說掌管錢財的神。
【十二生相】(tsa̍p-jī senn-siùnn/tsa̍p-lī sinn-siùnn) 1.十二生肖。即鼠、牛、虎、兔、龍、蛇、馬、羊、猴、雞、狗、豬。2.各行各業。例:時機誠䆀,害我十二生相變透透嘛變無撚。Sî-ki tsiânn bái, hāi guá tsa̍p-jī senn-siùnn piàn-thàu-thàu mā piàn-bô-lián. (時機很不好,害我各種行業都做過了也沒輒。比喻一直換工作都沒出路。)
【千里眼】(Tshian-lí-gán) 神話傳說中的天神,是媽祖座前的神將,雙眼大而暴突,能看到極遠、極細、極隱蔽的東西。
【七爺】(Tshit-iâ) 神明的名稱。名字為謝必安,身材高大,和八爺范無救為好友,因為守信守義而死,死後被封入神界,是城隍爺出巡時的重要配祀神明。
【七娘媽】(Tshit-niû-má) 註生娘娘或是織女。女性神明,生日為農曆七月初七,當天會用油飯、花朵、胭脂水粉祭祀。
【床母】(Tshn̂g-bú) 臺灣民俗中的床神,可以保佑嬰幼兒平安長大的神祇。人身上的胎記被認為是床母做的記號。
【姐母】(Tsiá-bó) 小孩的守護神。見【婆姐】Pô-tsiá 條。
【戰神】(tsiàn-sîn)
【精】(tsiann) 1.妖怪、精靈。例:蜘蛛精 ti-tu tsiann、成精 sîng tsiann。2.肉的脂肪少。例:精肉 tsiann-bah(瘦肉)、半精白 puànn-tsiann-pe̍h(半瘦半肥)。肥
【精】(tsing) 1.機靈的、技法熟練的。例:愈大漢愈精。Jú tuā-hàn jú tsing. (越長大越精明。) 2.提煉而得的濃縮物。例:酒精 tsiú-tsing、洗碗精 sé-uánn-tsing。3.雄性的精液。例:男精女血 lâm tsing lú hiat(古人認為的人之由來)。4.經過挑選的。例:精英 tsing-ing、精兵 tsing-ping。
【精】(tsinn) 1.妖怪、精靈。例:樹精 tshiū tsinn。2.機靈的、技法熟練的。例:這个囡仔足精的。Tsit ê gín-á tsiok tsinn–ê. (這個小孩很機靈。)
【眾神】(tsiòng-sîn)
【註生娘娘】(Tsù-senn-niû-niû/Tsù-sinn-niû-niû) 專管人間生子、安胎的女神,是已婚婦女求子的對象,相傳其身份為臨水夫人陳靖姑,常是許多大廟宇中的副神,手下有十二「婆姐」(Pô-tsiá),協助管理生兒育女的諸多事項。
【有聖】(ū-siànn) 指神明靈驗。例:神明若有聖,愛替我做主。Sîn-bîng nā ū-siànn, ài thè guá tsò-tsú. (神明如果靈驗,要替我做主。)
【冤魂】(uan-hûn) 死得冤枉的鬼魂。
神職·神巫·信徒
【尪姨】(ang-î) 靈媒、巫婆。能通鬼神,以替人祈福消災、占卜等為職業的女子。例:牽尪姨,順話尾。Khan-ang-î, sūn uē-bué. (靈媒常要抓住對方的心意,揣摩對方的意思,讓自己說的話與對方配合。比喻揣摩情況來決定說話內容。)
【廟公】(biō-kong) 廟祝。主管廟內香火事務的人。
【牧師】(bo̍k-su) 基督教的傳教士。
【護法】(hōo-huat) 佛家指護持佛法的人。
【法師】(huat-su) 1.道士。精通道法,可傳授或為人進行法事的道士。2.出家人。精通佛法,善說佛法並致力修行傳法的出家人。
【和尚】(huê-siūnn) 本義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,且為初受戒者之師表,其位階遠比一般比丘、比丘尼為高,在西藏,其權力地位僅次於達賴喇嘛及班禪喇嘛。而臺灣民間則普遍稱呼皈依三寶(佛、法、僧)的男性出家人為和尚。
【看命仙】(khuànn-miā-sian) 算命先生。見【相命仙】siòng-miā-sian 條。
【尼姑】(nî-koo/lî-koo) 民間對出家女眾的稱呼。
【司公】(sai-kong) 道士。民間一般分烏頭道士及紅頭道士。烏頭道士頭包烏網巾,戴道冠,穿道袍,腳穿普通鞋及朝鞋;而紅頭道士則頭包紅巾戴額帽,身穿普通衣,腰圍白裙,腳則赤足。一般紅頭道士是度生的,即為活人驅邪押煞、禳星補運;而烏頭道士除了度生外,也兼度死,為死人做功德超度亡魂。
【仙姑】(sian-koo) 對女性道士的敬稱。
【禪師】(siân-su)
【善男信女】(siān-lâm-sìn-lí/siān-lâm-sìn-lú) 指信仰佛道的善心男女。
【信徒】(sìn-tôo) 弟子。信仰某一宗教、某種主義、某種學派、或追隨某偉人的人。
【信眾】(sìn-tsiòng)
【相命仙】(siòng-miā-sian) 算命先生。幫別人占卜吉凶、趨福避禍的人。
【上師】(siōng-su)
【師姑】(su-koo) 女道士、比丘尼。
【童乩】(tâng-ki) 乩童。專門替人求神占卜的人。民間宗教在做法事時,藉神明附身傳達神旨的人。
【陣頭】(tīn-thâu) 遊行隊伍。民俗節慶時,參加表演的業餘樂團或遊藝團體。臺灣地區廟會時,常見的「陣頭」有「南管」(lâm-kuán)、「北管」(pak-kuán)、「宋江陣」(Sòng-kang-tīn)、「車鼓陣」(tshia-kóo-tīn)、「蜈蚣閣」(giâ-kang-koh)等。
【道友】(tō-iú) 一同修行的同伴。例:死道友,無死貧道。Sí tō-iú, bô sí pîn-tō. (死的是道友,不能是自己。一種自私的風涼話。)
【道士】(tō-sū) 見【司公】sai-kong 條。
【桌頭】(toh-thâu) 1.在神桌旁邊幫乩童翻譯傳話的人。例:一个童乩,一个桌頭。Tsi̍t ê tâng-ki, tsi̍t ê toh-thâu. (比喻一搭一唱或狼狽為奸。) 2.桌上。
【菜姑】(tshài-koo) 1.指拜佛持齋的女性佛教徒。2.單指尼姑。
【主教】(tsú-kàu)
相關器具·活動
【安床】(an-tshn̂g) 結婚的時候擇日安置新的床位。例:明仔載欲安床,你毋通袂記得。Bîn-á-tsài beh an-tshn̂g, lí m̄-thang bē-kì–tit. (明天要安床,你別忘記了。)
【尪架桌】(ang-kè-toh) 祭桌。擺設祭品以祭祀神明、供奉祖先的桌子。
【廟會】(biō-huē)
【業債】(gia̍p-tsè) 罪業、孽債。例:你業債猶未還清。Lí gia̍p-tsè iáu-buē hîng tshing. (你孽債尚未還清。)
【銀紙】(gîn-tsuá/gûn-tsuá) 冥紙。焚化給死者使用的紙錢。
【午時水】(gōo-sî-tsuí) 指端午節的中午由井裡打上來的水,據說飲用此水有益身體。
【合掌】(ha̍p tsióng) 一種佛教儀式,兩掌相合以表示尊敬。例:合掌參拜 ha̍p tsióng tsham-pài。
【顯聖】(hián-sìng) 顯靈。神明在人間顯現其影像。例:媽祖顯聖矣。Má-tsóo hián-sìng–ah. (媽祖顯靈了。)
【獻敬】(hiàn-kìng) 祭拜。例:獻敬神明 hiàn-kìng sîn-bîng(祭拜神明)。
【香烌】(hiunn-hu) 香灰。燃香或燒符所餘下的灰燼,道士或巫師常用來摻在水裡,給人服用,藉以治病或驅邪。
【香火】(hiunn-hué/hiunn-hé) 1.供佛敬神所點的線香和蠟燭。2.祭祀祖先用的香燭。後多用以指子孫或文化的傳承者。3.裝香灰的紅色小袋,民間風俗習慣以為掛在身上可趨吉避凶。
【香爐】(hiunn-lôo) 焚香的器具,用陶瓷或金屬製成。
【香袋仔】(hiunn-tē-á) 香包。裝有香料的小包,民間習俗在端午節佩戴,可以避邪。
【香案】(hiunn-uànn) 放置香爐、燭臺或者其他祭品的長條形桌子。
【福音】(hok-im)
【風氣】(hong-khì) 社會上或某團體生活中所流行的風俗習尚。
【豐年祭】(hong-nî-tsè)
【風俗】(hong-sio̍k) 社會上長期形成的風尚、習慣、習俗等的總稱。
【風水】(hong-suí) 1.一種認為房屋或墳地的方向以及周圍的地脈、山勢、水流等能決定吉凶禍福的傳統見解。常用於興建房舍或埋葬死者。2.墳墓。例:這門風水會致蔭囝孫。Tsit mn̂g hong-suí ē tì-ìm kiánn-sun. (這座墳墓會庇蔭子孫。)
【弘法】(hông-huat)
【護身符】(hōo-sin-hû) 佩帶在身上,可以避邪消災、保護生命的東西。
【符】(hû) 1.用來當作憑證之物。例:兵符 ping-hû。2.道家用來驅鬼避邪的祕密圖文。例:符仔 hû-á。
【符仔】(hû-á) 符籙。一種道家用來役使鬼神的神祕文字。焚燒符籙治療頑疾或祈求平安是臺灣常見的民俗療法。例:伊用符仔作法。I iōng hû-á tsok-huat. (他用符籙施行法術。)
【符咒】(hû-tsiù) 道家用來驅除鬼神的符文和咒語。
【化緣】(huà-iân) 和尚、尼姑等向人乞求布施,而施與者因此和仙佛結下善緣,所以稱為「化緣」。例:今仔日有一个和尚來遮化緣。Kin-á-ji̍t ū tsi̍t ê huê-siūnn lâi tsia huà-iân. (今天有一個和尚來這裡化緣。)
【還俗】(huân-sio̍k) 僧尼或出家的道士恢復為普通人的身分。
【法會】(huat-huē)
【法力】(huat-li̍k) 指因為宗教信仰而修煉出的神奇力量。
【法門】(huat-mn̂g)
【法術】(huat-su̍t) 泛指江湖術士的奇門遁甲、道士的符籙咒秘等術。
【佛學】(Hu̍t-ha̍k)
【佛法】(Hu̍t-huat)
【佛經】(hu̍t-king)
【佛門】(hu̍t-mn̂g) 佛教界。
【佛典】(Hu̍t-tián)
【佛堂】(hu̍t-tn̂g) 供奉佛像,可誦經膜拜的廳堂。
【佛珠】(hu̍t-tsu)
【預言】(ī-giân/ū-giân)
【耶穌】(Iâ-soo) 人名。猶太人,基督教的創始者。
【耶誕】(Iâ-tàn)
【妖術】(iau-su̍t) 1.妖怪的法術。2.裝神弄鬼的騙人方法。
【妖道】(iau-tō) 邪惡的道術或者道人。
【陰魂】(im-hûn) 人死後的靈魂。
【陰間】(im-kan) 民間傳說人死後靈魂所去的地方。
【陰桮】(im-pue) 陰筊。求神擲筊時,平面的兩面都朝下,表示未獲神的認可或允諾。
【陰地】(im-tē/im-tuē) 墓地。
【蔭身】(ìm-sin) 死後屍體未腐爛。
【因果】(in-kó) 1.原因和結果。事情演變的前後關連。2.佛教語。即因和果。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遭遇,都是過去意志、行為的果,而過去意志、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。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係。
【挹墓粿】(ip-bōng-kué/ip-bōo-ké) 一種習俗。掃墓完時,將祭品分給附近的貧困兒童,一方面是憐恤,另一方面是防止他們破壞墳地。
【入教】(ji̍p-kàu/li̍p-kàu) 信教、皈依。
【甲馬】(kah-bé) 祭祀神明用的紙錢的一種,黃底紅字,上面印有盔甲、弓刀、長靴、或是神馬、馬夫等圖案,用來迎神及送神。
【解厄】(kái-eh) 消災。消解災難、免除災禍。例:消災解厄 siau-tsai-kái-eh(消除災厄)。
【解脫】(kái-thuat) 1.擺脫。佛教用語,擺脫苦惱,得到自在。2.死亡。
【改運】(kái-ūn) 民間信仰上改變原來的命運或運氣的儀式。多藉助算命先生或江湖術士的操作。
【角鼓】(kak-kóo) 道士在舉行法事的時候所使用的法器,可用來召集神軍和驅邪。
【牽尪姨】(khan-ang-î) 降靈術。靈媒讓亡魂附在自己身上,而能跟生者溝通的一種法術。例:牽尪姨,順話尾。Khan-ang-î, sūn uē-bué. (靈媒順人心意說話。也用來罵人說話不實在。)
【牽亡】(khan-bông) 由靈媒牽引死者的亡魂來與生者見面或者對話。例:你敢捌看人咧牽亡?Lí kám bat khuànn lâng teh khan-bông? (你有看過人家在牽亡魂嗎?)
【牽羅經】(khan-lô-kenn/khan-lô-kinn) 看風水。例:伊是咧牽羅經的。I sī teh khan-lô-kenn–ê. (他是在看風水的。即風水師。)
【哭路頭】(khàu-lōo-thâu) 出嫁女子回家奔喪的禮俗之一。嫁出的女兒,接到父母過世的消息後,隨即回家,在走進家門巷口前必須扯散頭髮,沿途號哭,跪爬進屋,並一路訴說父母的養育之恩,以表內心哀痛。必須等到有人過來攙扶招待,才能停止。
【起駕】(khí-kà)
【起童】(khí-tâng) 起乩。乩童被神靈附身,而後開始了跳舞、說話、傳達神明的旨意等行為。例:童乩起童 tâng-ki khí-tâng(乩童起乩)。
【徛燈篙】(khiā-ting-ko) 豎燈篙。 為祭孤魂,寺廟在鬼門開(農曆七月左右)這天在廟庭高豎起竹篙,頂端掛一盞燈籠,以供孤魂聚集招來享用祭品。一般以為燈篙豎得越高,照得越遠,招集的鬼魂也越多;所以平時建醮時燈篙不會豎得太高,只在在建大醮時,才豎五丈高的燈篙。或稱「起燈跤」(khí ting-kha)。
【乾】(khiân) 1.術數用語。易經八卦的卦名之一,代表天、陽的意思。或是六十四卦名之一,象徵君子應自強不息,努力永不懈怠的意思。例:乾坤 khiân-khun(天地)。2.代表陽性、男性的。例:乾造 khiân-tsō(男方的八字)。
【虔誠】(khiân-sîng)
【慶典】(khìng-tián)
【庫錢】(khòo-tsînn) 祭祀亡者所用的長方形的冥紙,一般以捆為單位,一捆為冥幣五百萬。
【看風水】(khuànn-hong-suí) 堪輿。藉由觀看房屋或墳地的方向以及周圍的地脈、山勢、水流等,來決定吉凶禍福的傳統見解。
【看日】(khuànn-ji̍t/khuànn-li̍t) 擇日。選擇吉日。例:入厝愛看日。Ji̍p-tshù ài khuànn-ji̍t. (搬新家要看看日子。)
【祈禱】(kî-tó) 向神佛祈求福氣或平安。
【結拜】(kiat-pài) 因感情好或有共同目的,相約成為異姓兄弟姊妹。例:這馬較少人咧結拜矣。Tsit-má khah tsió lâng teh kiat-pài–ah. (現在比較少人在結拜了。)
【金香燭】(kim-hiunn-tsik) 指紙錢、香、蠟燭,是祭拜的必備物品。例:上墓著準備金香燭。Tsiūnn-bōng tio̍h tsún-pī kim-hiunn-tsik. (掃墓得準備紙錢香燭。)
【金爐】(kim-lôo) 指外型較為龐大的燒金銀紙的爐。
【金鼎】(kim-tiánn) 用來焚化冥紙的鐵製容器。
【金紙】(kim-tsuá) 燒給神明的紙錢稱「金紙」,燒給祖先或鬼魂的紙錢稱「銀紙」(gîn-tsuá)。金紙比銀紙大張,而金紙中間黏有方型小金箔,銀紙則黏錫箔。
【禁忌】(kìm-khī) 忌諱、顧慮。因為顧慮後果而禁止某種行為或言語。例:伊這个人禁忌特別濟。I tsit ê lâng kìm-khī ti̍k-pia̍t tsē. (他這個人禁忌特別多。)
【禁屠】(kìm-tôo) 禁止屠殺牲畜。臺灣的市場在每星期一,農曆新年期間及重要民俗節日次日會禁止屠殺牲畜,所以休市一天。
【經文】(king-bûn)
【供】(kìng) 供奉。擺上祭祀物品供奉神佛或祖先。例:供天公 kìng Thinn-kong(拜天公)、供四果 kìng sù kó(供奉四果)。
【救贖】(kiù-sio̍k)
【求神問佛】(kiû-sîn-mn̄g-pu̍t) 求神拜佛。向神佛祈求保祐。例:這款代誌求神問佛嘛無效。Tsit khuán tāi-tsì kiû-sîn-mn̄g-pu̍t mā bô-hāu. (這種事情求神拜佛也沒用。)
【講古】(kóng-kóo) 說書、說故事。講述歷史故事或民間的傳說。例:我上愛聽叔公講古。Guá siōng ài thiann tsik-kong kóng-kóo. (我最喜歡聽叔公講故事。)
【卦】(kuà) 古代卜筮所用的符號。相傳為伏羲氏所創,以陰爻、陽爻相配合,每卦三爻,形成八卦,八卦互相搭配,演為六十四卦。古人觀卦象以定吉凶。例:卜卦 pok-kuà。
【割香】(kuah-hiunn) 進香。帶著佛像上廟宇參拜,為佛像求得神靈。
【割金】(kuah-kim) 一般拜神用的金紙。分大割金、中割金兩種。
【關落陰】(kuan-lo̍h-im) 觀靈術的一種。指被施法的人在經過施法後,以一種靈魂出竅的方式,去黃泉尋找過世的親人。
【關童】(kuan-tâng) 用咒語使神明附身在乩童身上,跳舞說話傳達神明的意旨。
【過爐】(kuè-lôo/kè-lôo) 1.信徒到廟裡祈求神符、香火時,將求得之物在香爐上繞一圈,以求得到靈氣。2.新舊爐主換人。3.神明出巡。例:媽祖過爐 Má-tsóo kuè-lôo(媽祖過境)。
【鬼門】(kuí-mn̂g) 一般民間信仰裡所指的地獄之門。
【鬼門關】(kuí-mn̂g-kuan) 傳說中人鬼兩隔,陰陽交界的關口。
【挂紙】(kuì-tsuá) 1.掃墓祭拜後,放置紙錢於墓上。或稱「硩墓紙」(teh-bōng-tsuá)、「獻紙」(hiàn-tsuá)。2.指掃墓。例:逐年清明,阮攏轉去南部挂紙。Ta̍k-nî tshing-bîng, guán lóng tńg-khì lâm-pōo kuì-tsuá. (每年的清明節,我們都回去南部掃墓。)
【弄鐃】(lāng-lâu) 僧道人士在儀式後所進行耍弄鐃鈸等的特技表演,多見於辦完喪事之後。
【弄龍】(lāng-lîng) 舞龍。一種民俗活動。由一群受過訓練的人舞弄用布、竹子做成的長龍,有時飛騰,有時翻躍,配合前頭手拿龍珠開道的人指揮前進。通常在年節慶典或迎神賽會時演出,可增添祥和熱鬧的氣氛。例:倩一陣弄龍的來鬧熱。Tshiànn tsi̍t tīn lāng-lîng–ê lâi lāu-jia̍t. (請一團舞龍來熱鬧熱鬧。)
【弄獅】(lāng-sai) 舞獅。一種民俗活動。相傳是為了驅逐邪惡鬼怪而來。由兩個人分別握住獅頭和獅尾,配合鑼鼓節奏而擺動,另有第三人扮大頭和尚在獅前逗弄,共同合作演出。常在節慶中表演,來增添歡喜熱鬧的氣氛。
【掠交替】(lia̍h-kau-thè/lia̍h-kau-thuè) 抓替死鬼。在民俗信仰上,相傳人意外身亡之後,魂魄會留在原地,只要有人在原地區以相同方式死亡,自己便能被取代而投胎轉世,故冤魂為了抓取他人魂魄,便害人致死。例:水鬼仔掠交替。Tsuí kuí-á lia̍h-kau-thè. (水鬼抓替死鬼。也指找人當替死鬼、代替受罪之意。)
【念經】(liām-king) 1.誦讀經文。2.譏笑人嘮叨不止。例:你莫閣佇遐念經矣,會使無?Lí mài koh tī hia liām-king–ah, ē-sái–bô? (你不要在那嘮叨了,可以嗎?)
【念咒】(liām-tsiù) 口念咒語,用來祈福或降災。
【念珠】(liām-tsu) 佛珠、數珠。持誦、念咒時用來集中心神和計算次數的珠串。
【蓮花金】(liân-hue-kim) 刈金的一種,屬於小箔金,通常用來祭拜位階較低的神祇,或燒給往生的人。因表紙上只印蓮花,所以叫蓮花金。
【靈驗】(lîng-giām) 有奇效、能應驗。
【靈聖】(lîng-siànn) 靈驗。例:聽人講這間媽祖廟的神明真有靈聖。Thiann lâng kóng tsit king Má-tsóo-biō ê sîn-bîng tsin ū lîng-siànn. (聽人家說這間媽祖廟的神明很靈驗。)
【龍船】(lîng-tsûn) 龍舟。龍形的船,端午節時用來做競技比賽。
【爐丹】(lôo-tan) 香灰。燒香之後殘餘在香爐中的灰燼。迷信的民眾以為對疾病有療效。
【路沖】(lōo-tshiong) 房屋正前方有道路直來,據云在風水上屬大凶的格局。
【輪迴】(lûn-huê) 佛教用語。指所有還沒有得到解脫的眾生,由於罪業的關係,永遠在六道內轉化不休。
【麵頭】(mī-thâu) 指父母百日忌的饅頭。
【命理】(miā-lí)
【魔法】(môo-huat)
【魔力】(môo-li̍k)
【迎鬧熱】(ngiâ-lāu-jia̍t/ngiâ-lāu-lia̍t) 迎神賽會時,成群結隊的人抬著神像上街遊行。通常都是人潮洶湧,場面十分熱鬧。例:廟口這陣咧迎鬧熱,咱緊來去看。Biō-kháu tsit-tsūn teh ngiâ-lāu-jia̍t, lán kín lâi-khì khuànn. (廟口現正有迎神賽會,我們趕快去看看。)
【迎神】(ngiâ-sîn) 民間在神明誕辰的那一天,會扛神轎沿途擊鼓鳴鑼,以通告民眾迎接神祇。
【迎燈】(ngiâ-ting) 提燈遊行。
【拜公媽】(pài kong-má) 祭拜祖先。例:手洗洗咧,好來拜公媽矣。Tshiú sé-sé-leh, hó lâi pài kong-má–ah. (手洗一洗,可以來祭拜祖先了。)
【拜拜】(pài-pài) 祭拜。例:正月初一真濟人去廟裡拜拜。Tsiann-gue̍h-tshe-it tsin tsē lâng khì biō–lí pài-pài. (一月一日很多人去廟裡拜拜。)
【拜佛】(pài-pu̍t) 禮佛,參拜神佛。例:今仔日愛拜佛,你去攢寡物件。Kin-á-ji̍t ài pài-pu̍t, lí khì tshuân kuá mi̍h-kiānn. (今天要參拜神佛,你去準備一些祭品。)
【放符仔】(pàng-hû-á) 施展邪術或符咒迷惑或施害。例:敢講伊去予人放符仔?Kám-kóng i khì hōo lâng pàng-hû-á? (難道他被人家施符咒了?)
【放水燈】(pàng-tsuí-ting) 一種民俗,源於佛教。中國佛教徒於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盂蘭盆會,普施一切餓鬼。民間以放水燈通知水中鬼魂和餓鬼,來接受拖捨。水燈一般都以色紙作成蓮花形。在臺灣是用竹條和紙糊製,有圓形燈或小屋形的紙厝。在普渡的前一天,由僧人或道士引導遊行,持圓形燈在前頭,拿紙厝在最後。行至河邊將燈置在水燈筏上,放入水中,稱為「放水燈」。
【普渡】(phóo-tōo) 一種民間習俗。一般民眾認為農曆七月是鬼門大開的時候,所有的孤魂野鬼都會在此時被放出來,因此會擺設供品來祭拜他們。
【庇佑】(pì-iū) 保佑。例:求神明庇佑咱全家平安。Kiû sîn-bîng pì-iū lán tsuân ke pîng-an. (祈求神明保佑我們全家平安。)
【逼籤詩】(pik-tshiam-si) 解靈籤。將善男信女抽中的籤詩,依當事人當時的情境,予以解釋。
【保庇】(pó-pì) 保佑、庇佑。保護幫助。例:希望佛祖會當保庇逐家平安勇健。Hi-bāng Hu̍t-tsóo ē-tàng pó-pì ta̍k-ke pîng-an ióng-kiānn. (希望佛祖可以保佑大家平安健康。)
【卜卦】(pok-kuà) 占卜。推斷未來的吉凶禍福。
【補冬】(póo-tang) 冬令進補。臺灣北部人的習俗,會在「立冬」(li̍p-tang)這天食用補品,認為可以藉此增強體力,抵禦寒氣,而南部人則在「冬節」(tang-tseh)這一天進補。例:今仔日是補冬,菜市仔足濟人咧買番鴨。Kin-á-ji̍t sī póo-tang, tshài-tshī-á tsiok tsē lâng teh bé huan-ah. (今天是冬令進補,市場有很多人在買番鴨。)
【補運】(póo-ūn) 求神拜佛,將不好的運氣補強去衰。
【補運錢】(póo-ūn-tsînn) 改年真經、改年經。兩旁寫有消災咒和其他經文,用於命運不佳時,向大眾爺和王爺祈求幸福時燒化,通常會夾在改運紙人中和本命錢一起燒化。
【跋桮】(pua̍h-pue) 擲筊。丟擲以木頭或塑膠做成二片半月形狀的杯筊求神問卜,藉此與鬼神對話。例:伊足迷信的,萬項代誌攏愛跋桮問神。I tsiok bê-sìn–ê, bān-hāng tāi-tsì lóng ài pua̍h-pue mn̄g sîn. (他很迷信,每件事情都要擲筊杯求神問卜。)
【培墓】(puē-bōng/puē-bōo) 掃墓。例:清明愛培墓。Tshing-bîng ài puē-bōng. (清明節要掃墓。)
【本命錢】(pún-miā-tsînn) 買命錢。一種印有小人圖形的錢幣或紙錢。和改年經、補運錢的作用相同,都是解運錢的一種,為求本命陰陽福氣。
【佛龕】(pu̍t-kham) 佛壇。供奉神像的櫃子。
【司公壇】(sai-kong-tuânn) 道士施行法術的法壇。
【送神】(sàng-sîn) 祭灶神。一種民間習俗。舊俗農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日,灶神會到天庭陳報人間善惡,民間則於此時藉祭祀送灶神上天。
【殺生】(sat-sing) 佛教用語。直接或間接殺害生物的行為均屬之。
【掃墓】(sàu-bōng/sàu-bōo) 上墳。祭掃墳墓。大多是在清明節前後到先人的墳墓打掃、祭拜。閩南地區的風俗還有壓墓紙,表示幫先人換屋瓦。有一些在墓地附近放牛羊的牧童會前來乞討祭品,稱作「挹墓粿」(ip-bōng-kué)。
【西天】(se-thian) 佛教經典中認為極樂世界在西方,所以淨土宗信徒常以「西天」稱佛地。例:食無三把蕹菜,就想欲上西天。Tsia̍h bô sann pé ìng-tshài, tō siūnn-beh tsiūnn se-thian. (吃沒三把空心菜,就想要上西天。嘲諷自不量力或妄想一步登天的人。)
【謝願】(siā-guān) 還願。求神以後,得遂所願,就照當初的許諾來謝神。例:伊決定欲刣一隻豬去謝願。I kuat-tīng beh thâi tsi̍t tsiah ti khì siā-guān. (他決定要宰一頭豬去還願。)
【謝神】(siā-sîn) 酬神。報謝神明。民間通常會殺豬公祭祀以及在神明面前表演戲劇。
【仙境】(sian-kíng)
【仙丹】(sian-tan) 1.神仙所煉的靈藥,據說吃了可以長生不老,變成神仙。2.比喻非常有效的靈藥。例:伊的病哪會好甲遐爾仔緊?敢是去食著仙丹?I ê pēnn ná ē hó kah hiah-nī-á kín? Kám sī khì tsia̍h-tio̍h sian-tan? (他的病怎麼好得那麼快?難道是吃到仙丹?)
【仙洞】(sian-tōng) 仙人居住的地方,也專指基隆出名的景點。
【禪】(siân) 佛教的修行方法之一,本意為「靜思」,今常泛指有智慧、有深意的事物。例:坐禪 tsē-siân。
【信奉】(sìn-hōng)
【神轎】(sîn-kiō) 放有神像或神符的轎子。
【神像】(sîn-siōng) 神明的畫像、塑像。
【神桌】(sîn-toh) 供桌。祭祀時擺設供品、香爐、燭臺等的案桌。
【神壇】(sîn-tuânn)
【神話】(sîn-uē)
【牲醴】(sing-lé) 牲畜宰殺潔淨之後的祭品。例:五日節,愛攢一寡牲醴來拜公媽。Gōo-ji̍t-tseh, ài tshuân tsi̍t-kuá sing-lé lâi pài kong-má. (端午節,要準備一些牲禮來拜祖先。)
【聖誕】(sìng-tàn)
【燒香】(sio-hiunn) 燃香禮拜神佛。是佛教、道教以及民間傳統信仰的祭祀禮儀。例:初一十五愛燒香拜拜。Tshe-it tsa̍p-gōo ài sio-hiunn pài-pài. (初一十五要燒香拜拜。)
【燒金】(sio-kim) 燒紙錢。祭拜之後將供奉的紙錢拿去焚燒,獻給鬼神。一般分燒金紙與燒銀紙;前者祭拜神明,稱為燒金;後者獻給鬼魂,稱燒銀紙。例:捾籃仔假燒金。Kuānn nâ-á ké sio-kim. (女人要私會情郎,卻假意提著籃子說要去廟裡拜拜。比喻人表裡不一,另有所圖。)
【小銀】(sió-gîn/sió-gûn) 小張的冥紙,上面貼有銀箔。
【俗名】(sio̍k-miâ) 1.佛門子弟在俗世中,尚未出家前的名字,稱為「俗名」。2.通俗的名稱、非正式名稱。例:穿山甲俗名叫做「鯪鯉」。Tshuan-san-kah sio̍k-miâ kiò-tsò “lâ-lí”. 土名
【相命】(siòng-miā) 算命。見【算命】sǹg-miā 條。
【收驚】(siu-kiann) 指小孩子或大人受到驚嚇,魂魄離開軀體,所以請道士或收驚婆做法,將魂魄收回來。
【收瀾】(siu-nuā) 一種民間習俗。在嬰兒出生滿四個月時,外婆家會贈送中間有孔的口酥餅「收瀾餅」(siu-nuā-piánn),用紅絲線串綁起來,掛在嬰兒胸前,表示幫嬰兒收口水,使嬰兒日後不會再那麼容易流口水。例:收瀾收離離,囡仔好育飼。Siu-nuā siu-lī-lī, gín-á hó io-tshī. (收口水收得乾淨一點,小孩比較好養育。此為進行這項習俗時的吉祥話。)
【繡球】(siù-kiû) 用絲綢結成的球狀物。在古典小說裡常有拋繡球招親的故事。例:拋繡球招親。Phau siù-kiû tsio tshin.
【壽金】(siū-kim) 用於神佛誕辰,或祈福的紙錢。有分大花壽金、二花壽金兩種。
【相】(siùnn) 1.生肖歸屬。例:相豬 siùnn ti(屬豬)。2.樣態、性情。例:清氣相 tshing-khì-siùnn(愛乾淨的樣子)、歹看相 pháinn-khuànn-siùnn(難看、丟臉)。
【象桮】(siūnn-pue) 擲筊時擲出一反一正的筊杯,表示神明應允。
【算命】(sǹg-miā) 根據人的生辰八字,以陰陽五行推斷人的命運吉凶禍福。
【宋江陣】(Sòng-kang-tīn)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。由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組成,共一百零八人。陣中備有盔甲、盾牌、短刀、雙斧等兵器,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。
【煞著】(suah–tio̍h) 犯煞、相沖。例:囡仔煞著就愛𤆬去予人收驚。Gín-á suah–tio̍h tō ài tshuā khì hōo lâng siu-kiann. (小孩犯煞就要帶去讓人收驚。)
【踏蹺】(ta̍h-khiau) 踩高蹺。一種民俗技藝。常在迎神賽會的陣仗中演出。
【童】(tâng) 神明附身在人身上,以展示神喻或卜問吉凶。例:假童害死人。Ké tâng hāi-sí lâng. (假的乩童害死人。);起童 khí-tâng(神明附身)。
【投胎】(tâu-thai) 靈魂投入母胎,轉生人間。
【地獄】(tē-ga̍k/tuē-ga̍k) 宗教上所指人死後亡靈受審判和處罰的地方。引申為充滿黑暗、痛苦的環境。
【硩驚】(teh-kiann) 壓驚。指人受驚後,請道士作法或用酒食、吃藥的方式壓驚。例:這个囡仔驚著矣,緊去揣人來硩驚。Tsit ê gín-á kiann–tio̍h–ah, kín khì tshuē lâng lâi teh-kiann. (這個孩子被嚇到了,快去找人來壓驚。)
【太極】(thài-ki̍k)
【探墓厝】(thàm-bōng-tshù/thàm-bōo-tshù) 掃墓。
【頭牙】(thâu-gê) 土地公生日。漢族傳統民俗節日之一。農曆二月初二。這天是土地公生日,也是農曆年後第一次祭祀土地公,所以該次的祭祀土地公稱做「頭牙」。
【退童】(thè-tâng) 附在乩童身上的神靈離去。例:彼个童乩退童了後,規身軀攏無力去。Hit ê tâng-ki thè-tâng liáu-āu, kui-sin-khu lóng bô la̍t–khì. (那個被神明附身的乩童,在神明離開後,全身都無力了。)
【拆字】(thiah-jī/thiah-lī) 測字。一種算命的方法,依字形構造測知吉凶禍福。
【拆日仔】(thiah-ji̍t-á/thiah-li̍t-á) 指相命師幫人看日子。例:結婚愛拆日仔。Kiat-hun ài thiah-ji̍t-á. (結婚要看吉日。)
【添福壽】(thiam-hok-siū) 1.添福添壽。例:拜拜求平安、添福壽。Pài-pài kiû pîng-an, thiam-hok-siū. 2.逢年有閏月時,出嫁的女兒應送母親一樣禮物,為母親去災解禍,稱為「添福壽」或「添壽」,母親則以湯圓、花生等吉祥物回禮,是臺灣民間的一種習俗。
【添油香】(thiam-iû-hiunn) 捐獻香油錢給寺廟。例:伊便若去廟裡拜拜,攏會添油香。I piān-nā khì biō–lí pài-pài, lóng ē thiam-iû-hiunn. (他只要去廟裡拜拜,都會捐香油錢。)
【天理】(thian-lí) 天道。自然、倫常的法則。例:天理昭昭,地理何在?Thian-lí tsiau-tsiau, tē-lí hô tsāi? (意為天理昭彰,順天理而行,自有善報,何須風水庇蔭?)
【天堂】(thian-tông) 信仰宗教者以為人死後居住的快樂世界。例:伊在生的時陣做真濟好代,死了後一定會上天堂。I tsāi-senn ê sî-tsūn tsò tsin tsē hó tāi, sí liáu-āu it-tīng ē tsiūnn thian-tông. (他活著的時候做了很多好事,死後一定會上天堂。)
【聽香】(thiann-hiunn) 一種臺灣舊有習俗。在元宵或中秋夜時,在神前燒香默禱,表明欲測之事,而後請示方向後,用所聽的第一句話來判斷吉凶。
【跳加冠】(thiàu-ka-kuan) 跳加官。傳統戲劇開場或喜慶節日宴會時,會先有一人戴喜神或財神面具,身穿紅袍,手裡拿表示慶賀的字幅,有討吉祥、祝福之意。
【跳童】(thiàu-tâng) 降乩、起乩。民間寺廟或宮壇作法事時,神明降靈或鬼魂附身在乩童身上,以傳達旨意。例:廟仔有童乩咧跳童。Biō-á ū tâng-ki teh thiàu-tâng. (廟裡有乩童在起乩。)
【天意】(thinn-ì) 上天的旨意,非人類意志所能控制的。例:咱會佇遮相拄,攏是天意。Lán ē tī tsia sio-tú, lóng sī thinn-ì. (我們會在這裡相遇,都是上天的安排。)
【天公金】(Thinn-kong-kim) 天金、大壽金。金紙的一種,專門燒給玉皇大帝的金紙,是金紙中最大張的。
【天頂】(thinn-tíng) 天上。例:天頂天公,地下母舅公。Thinn-tíng Thinn-kong, tē-ē bú-kū-kong. (在天上天公最大,在人間舅公最大。這是來自閩南風俗的說法,指舅舅地位高,所以每逢婚嫁喜事,或有舅舅會出席的場合,多請他出面主持。)
【抽籤】(thiu-tshiam) 在廟中抽取竹籤,以用來卜吉凶。又或者當事情難以決定時,做紙籤抽取以成決定。
【討命】(thó-miā) 索命。冤魂向加害者要求償命。例:遐的殺人犯敢講攏毋驚冤魂來討命?Hia-ê sat-jîn-huān kám-kóng lóng m̄ kiann uan-hûn lâi thó-miā? (那些殺人犯難道都不怕冤魂來向他們索命嗎?)
【託夢】(thok-bāng) 鬼神藉由夢境的方式,向作夢的人陳述事實的真相。例:昨日暗,阿公有託夢予我。Tso̍h–ji̍t àm, a-kong ū thok-bāng hōo–guá. (前天晚上,阿公託夢給我。)
【通俗】(thong-sio̍k)
【通書】(thong-su)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,記載陰陽兩種曆法,以及節氣、忌宜、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。
【傳教】(thuân-kàu)
【傳說】(thuân-suat)
【傳道】(thuân-tō)
【點眼】(tiám-gán) 替神像開眼。指雕刻成功後,只剩下眼睛未上漆,在正式膜拜或神明壽誕時,在其眼睛上漆。例:開光點眼 khai-kong-tiám-gán(為神像開眼)。
【鎮煞】(tìn-suah) 鎮邪。用法術或符咒鎮壓邪魔鬼怪。例:地理師用八卦來鎮煞。Tē-lí-su īng pat-kuà lâi tìn-suah. (地理師用八卦來鎮邪。)
【道場】(tō-tiûnn)
【圖騰】(tôo-thîng)
【財子壽】(tsâi-tsú-siū) 1.太極金、大百壽金。印有財子壽神像的金紙,常用於神明生日,為祭祀高等神明的金紙。2.指人生所求的三件事:錢財、子女、長壽。例:財子壽,三字全。Tsâi-tsú-siū, sann jī tsuân. (財子壽三字都有。比喻人很好命,有錢、子女多、長壽健康。)
【祭】(tsè) 配合典禮、儀式,並用牲禮來拜鬼神,或已經往生的人。例:祭神 tsè-sîn、祭拜 tsè-pài。
【祭獻】(tsè-hiàn) 供奉物品以祭祀神靈。
【祭拜】(tsè-pài)
【祭祀】(tsè-sū) 敬拜鬼神和祖先。例:祭祀公業 tsè-sū kong-gia̍p。
【祭典】(tsè-tián)
【祭祖】(tsè-tsóo) 祭祀祖先。例:清明的時陣阮兜攏會祭祖。Tshing-bîng ê sî-tsūn guán tau lóng ē tsè-tsóo. (清明的時候我家都會祭祀祖先。)
【坐向】(tsē-hiòng) 堪輿學上的專業術語,指陽宅或陰宅的座落位置及主要出入口面對的方向。
【坐禪】(tsē-siân) 學佛的人盤腿閉目靜坐的修行方法。
【踩街】(tshái-ke/tshái-kue) 遊街、繞境。舉辦廟會活動時或戲劇開演前,常在街上或場地附近盛裝遊街,來慶賀或宣傳。例:欲做伙來去踩街無?Beh tsò-hué lâi-khì tshái-ke–bô? (要一起去遊街嗎?)
【祀】(tshāi) 設立神佛、祖先牌位。例:祀公媽 tshāi kong-má(供奉祖先牌位)。
【籤詩】(tshiam-si) 神廟的竹籤所對應的詩,上面編有號碼,卜者抽籤,然後依號碼尋查對應的詩句,依詩意卜吉凶。
【籤筒】(tshiam-tâng) 用來裝籤的竹筒。
【請神】(tshiánn-sîn) 迎神。
【超度】(tshiau-tōo) 佛教用語。指藉由唸經或作法事,幫助鬼魂脫離苦難。
【笑桮】(tshiò-pue) 陽筊。祭祀或占卜擲杯筊,兩個都是平面向上的情況。「笑」是借音字,為「面朝上」之意。民間則有「說明不清、神佛主意未定,所以微笑以對」的詮釋。
【搶孤】(tshiúnn-koo) 一種民俗活動。中元節超渡孤魂野鬼,在廣場用竹子搭一高臺,設一木架,擺供品祭孤,稱為「孤棚」,祭拜過後,由民眾攀爬,並爭奪孤棚中的供品,相傳搶孤中搶得祭品,可在來年有好運氣,這叫做「搶孤」。
【廠牌】(tshiúnn-pâi)
【搶頭香】(tshiúnn-thâu-hiunn) 1.燒頭香。在農曆大年初一或是其他重要的節慶時,信徒們爭相禮神拜佛並在香爐中插下第一柱香,以示虔誠和祈求賜福。2.拔頭籌、捷足先登。原意是指信徒爭燒第一柱香,後來比喻為搶先一步得到先機。例:伊半暝就去排隊,想欲搶頭香買著上新型的手機仔。I puànn-mê tō khì pâi-tuī, siūnn beh tshiúnn-thâu-hiunn bé-tio̍h siōng sin-hîng ê tshiú-ki-á. (他半夜就去排隊,想要拔得頭籌買到最新型的手機。) 搶頭標
【春聯】(tshun-liân) 門聯。農曆新年時,以紅紙書寫的吉祥話,常張貼在門的兩側。
【出家】(tshut-ke) 離開家庭生活,專心修持正道。多為佛、道用語。
【食祖】(tsia̍h-tsóo) 在冬至時,宗親齊聚在祠堂內舉行冬祭,按照長幼尊卑的次序來祭拜祖先。祭拜完後,便利用祠堂宴請宗客,稱為「食祖」。
【進香】(tsìn-hiunn) 上香。佛教徒、道教徒到遠處的寺廟燒香拜神。例:我欲去北港媽進香。Guá beh khì Pak-káng-Má tsìn-hiunn. (我要去北港媽祖廟上香。)
【淨香】(tsīng-hiunn) 抹香、香料。一種放置在香爐內的焚香。例:來啊!燒淨香,點束柴,敲鐘擂鼓,迎接侍候。Lâi–ah! Sio tsīng-hiunn, tiám sok-tshâ, khau tsing luî kóo, gîng-tsiap sū-hāu. (一般布袋戲中主人面對重要客人來臨時所說的話。)
【石敢當】(tsio̍h-kám-tong) 舊時民間以為在朝著巷口或為巷陌橋道要衝的家居正門前頭,立一塊小石碑,上刻有石敢當三個字,即可禁壓不祥。
【咒誓】(tsiù-tsuā) 發誓、立誓。例:伊佇公媽頭前咒誓後擺袂閣去跋矣。I tī kong-má thâu-tsîng tsiù-tsuā āu-pái bē koh khì pua̍h–ah. (他在祖先面前發誓以後不會再去賭博了。)
【做牙】(tsò-gê/tsuè-gê) 人們祭拜土地公,祈求一家大小平安的民間習俗,稱為「做牙」。農曆每逢初二、十六都要做牙」。正月初二、十六因為還在年節期間,不需「做牙」。二月初二為「頭牙」(thâu-gê),十二月十六日為「尾牙」(bué-gê)。
【做譴損】(tsò-khiàn-sńg/tsuè-khiàn-sńg) 作法。施用法術以趨吉避凶或以巫蠱陷害別人。例:伊欲用彼張符仔共人做譴損。I beh iōng hit tiunn hû-á kā lâng tsò-khiàn-sńg. (他想用那張符籙對人家作法。)
【做司公】(tsò-sai-kong/tsuè-sai-kong) 做法事。由道士來執行道教的某些特定儀式。例:你有請人來做司公無?Lí ū tshiánn lâng lâi tsò-sai-kong–bô? (你有沒有請人來做法事?)
【做醮】(tsò-tsiò/tsuè-tsiò) 建醮。僧道設壇祈神求福的過程。通常選定一段特定的日期,設立祭壇,為新廟落成、神像開光、祈福、超渡亡魂等做法事。在做醮時通常需要齋戒,祈求做醮成功、合境平安。
【作法】(tsok-huat) 術者施行法術。
【宗教】(tsong-kàu) 利用人類對於宇宙、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,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,並用來教化世人,使人信仰的,稱為宗教。
【祖傳祕方】(tsóo-thuân-pì-hng) 祖宗所留傳下來,不見於正式醫藥書籍記載的藥方。
【慈悲】(tsû-pi) 佛教用語。慈指給予眾生安樂,悲指拔除眾生的痛苦。後來轉為慈愛、悲憫的意思。
【紙錢】(tsuá-tsînn) 統稱祭祀時焚燒給鬼神的冥紙。祭拜神明的貼有金箔為「金紙」(kim-tsuá);祭拜祖先或鬼魂的貼有銀箔為「銀紙」(gîn-tsuá)。
【水燈】(tsuí-ting) 普渡的時候放在水中的燈籠,用來指引無主孤魂上岸享用祭品。
【大銀】(tuā-gîn/tuā-gûn) 大張的冥紙,上面貼有銀箔。
【換帖的】(uānn-thiap–ê) 結拜兄弟、拜把兄弟。朋友間因為感情親密而結拜成義兄弟,以求患難時能夠相助,有時也有女性參加。結拜時要互相交換庚帖和相關家族資料,並且將結拜的原因書寫下來,通常會拜請關聖帝君做見證,這種習俗在臺灣早期很盛行。
【畫符仔】(uē-hû-á) 畫符。指符籙派的道士畫符的動作。引申為字跡潦草,不易辨認。例:無,你是咧畫符仔是無?Bô, lí sī teh uē-hû-á sī–bô? (你在鬼畫符嗎?)
【畫糖尪仔】(uē-thn̂g-ang-á) 畫糖人。一種民俗技藝。將砂糖熬成膏狀後,在鐵板上勾勒出形體和線條,成為各種形象,既可觀賞,又可食用。
【運勢】(ūn-sè)
頭頁
GitHub